税收日记
2025-04-01 15:57:3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艳菊 | 作者:兰锋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9013

1992年7月6日,乡党委主要领导安排我带队去高塘村收缴税费尾欠款。

村干部告诉我,他们村里的尾欠大户老肖,去年单是卖山苍子油收入就有上万元。是有钱不交故意拖欠的"癞子脑壳"。于是,我们决定强制征收。

"小兰,什么风把你吹来了?"我们一行还在屋前的禾坪上,老肖就向我打起了招呼。

待我们向他说明来意,老肖爽快地说:"好,小兰来了,没什么说的。"

没想到,原本准备强制征收的对象,这样的心平气和。

我有点疑惑。

开票收款后,老肖拉着我说:"去年我卖山苍子油,搭帮你小兰帮忙,要不,我要亏3000块钱。"

原来,去年老肖的儿子挑着两桶山苍子油去香料厂(乡办企业)交售时,背着父亲在一桶油里掺了白酒,在另一桶油里掺了茶油。按照规定,掺杂使假的要作没收处理。那天,我化验时发现了问题,对老肖的儿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。之后,我运用自己在省轻工研究所学习的技术,将山苍子油里的白酒和茶油分离出来,予以照常收购。

返回乡政府后,回想起在老肖家收欠的情景以及去年在香料厂收山苍子油的往事。我想,我们的工作之所以顺利,并不是我会做思想工作,老肖也并不是慑于乡政府所组织的精干力量,而在于我们平时的工作。

注:作者时任千冲乡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

责编:李艳菊
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